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资讯

日本为何继续维持负利率?

2024-01-25 12:05:45 外汇天眼
在2024年日本央行第一次金融决策会议上,与会成员一致同意维持包括负利率在内的大规模量化宽松的金融政策。会后日银宣布,在短期利率方面,维持负0.1%的利率。在长期利率方面,继续

在2024年日本央行第一次金融决策会议上,与会成员一致同意维持包括负利率在内的大规模量化宽松的金融政策。会后日银宣布,在短期利率方面,维持负0.1%的利率。在长期利率方面,继续灵活地运营YCC,使长期利率变动的上限维持在1%左右。而有关购入上市投资信托方面的措施也维持现状。

实际上这个公告基本上照抄了去年最后一次决策会议的决定,甚至连措辞也没有什么变化。但实际上这一个月来,日本社会发生了很多变故,影响了日本经济,日银应该对此有所反应的。

今年元旦,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发生了三四千年一遇的大地震,不仅有上百名人员的死亡,而且,当地地表出现了4米左右的抬升,渔港遭到毁灭性破坏,给渔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地震后,日本政府迅速地宣布拿出40亿日元规模赈灾费用,却遭到了灾民的非议,因为当时日本外相出发外国,带的伴手礼就超过了50亿日元。岸田政府见状不妙,就又宣布要追加1000多亿日元的支援款。从这点来看,这次地震给日本经济也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新年后秘密违法吃回扣的执政党议员遭到司法机关的追责,招致了日本社会空前的政治不信任。这些天灾人祸,似乎应该对日本银行的金融政策的决策多少会有点影响,实际上日本银行也讨论了这些天灾人祸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但最终还是决定维持既有的方针,并且老调重弹般地强调,一定要等到能确定物价的上涨和薪资的增加出现良性循环时,才能放弃目前大规模量化宽松的金融政策。

结果,焦点依然是物价和薪资,而实际上,日银盯的是薪资的涨幅。

这次金融决策会议还公布了今后三年的物价展望。根据这份报告,2023财年不包括生鲜食品的CPI预计上涨2.8%,与去年10月公布的上一次展望持平。但2024财年的物价只会上涨2.4%,低于上一次的展望的2.8%。到2025年,预计会出现1.8%的物价上涨,比上一次预计的1.7%稍微多一点。日银表示,“尽管不确定性仍然很高,但这一前景实现的可能性继续逐渐增加。”尽管这样说,如果今年的物价上涨有2.4%的话,那么从2022财年开始连续3年物价上涨超过日本银行设定的2%的目标,应该如约放弃大规模量化宽松的金融政策。

但是,日本央行还不能改变金融政策,因为物价只是日银列出的一个目标,另外一个目标更为重要,那就是薪资的上涨幅度。能不能放弃现有的金融政策,还要看企业员工的薪资增加是不是超过物价上涨。也就是说,只有在薪资上涨幅度超过物价上涨幅度,并且稳定地实现物价上涨2%的目标,日银才会放弃量化宽松金融政策。

实际上日本员工的薪资也的确在每年增长。2022年,他们的平均收入为45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2万元),比10年前增加了44万日元,其中2022年比2021年增加11.9万日元。但由于物价的上涨以及消费税率的大幅度提高,日本国民的实际收入反而从2022年4月以来一直处于负增长的状态,即便是2023年春季的薪资调整幅度达到3%左右,依然没有改变这种倒挂现象。这倒不是因为日本企业业绩下滑,无力给员工加薪,实际上,日本企业业绩持续改善,盈利水平连创新高,有充分条件但为什么日本企业就是不太愿意给员工加薪呢?

这或许与日本企业的业绩是如何连创新高的实际内容有关。根据对在东证主板上市的1074家企业去年第二、三季度的业绩分析得知,日本制造业的业绩上升主要得益于日元贬值以及因此而出现的物价上涨。比如丰田汽车因此而获得了约2600亿日元的额外收益,而明治控股等9家食品企业也获得了超过1000亿日元的外快。而银行等非制造业也在金融等虚拟经济扩大中受益匪浅,日本5大金融集团获得了近2兆日元的纯收益,这是自日本金融大爆炸以来的最高纪录。

也就是说,日本企业当然明白,如此的良好业绩并不是他们的竞争力的提高带来的,而是非常幸运地在虚拟经济中碰到的好运气。有了这样的运气,可以毫不费力地创造收益的新纪录。所以,这些企业就不愿意重视人的投资,不愿意重视设备的投资。与10年前相比,日本企业的劳动分配率,即企业盈利转到薪资方面的比例,下降了6个百分点,设备投资也是负增长水平。

企业不愿意给员工增加薪资,不仅会影响国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还会造成实体经济方面的投入减少,使得实体经济进一步弱化。日本企业在制造业方面逐步失去竞争力后,有可能学习美国,朝着虚拟经济方面发展。但问题是,从贸易立国,科技立国出发的日本,能不能在虚拟经济方向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呢?日本银行似乎很难评估,从而不得不保持高度的警戒。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希望日本企业积极投资设备,投资员工,扎扎实实地把实体经济搞上去。所以,他们不断地放出风声,把是否放弃量化宽松的金融政策与企业员工薪资调整幅度联系起来,从而给日本企业施加了最大的压力。